2023年重慶地區1-3月園林主要病蟲害發生及防控信息匯總
據重慶市氣象臺預測,今年我市春季天氣冷暖、干濕交替出現,有利于病蟲滋生、蔓延。隨著氣溫回升,園林植物也迎來病蟲害防治的關鍵時期,控制好春季的蟲口基數及病原菌侵染源有利于降低全年病蟲害發病率,F將春季我市園林植物易發生的病蟲害種類及防治措施詳介如下,建議各管養部門及單位結合當前實際天氣情況做好春季園林病蟲預防工作。
第一章 蟲害
1/刺吸類害蟲
1.1朱砂葉螨 Tetranychus cinnabarinus Boisduval
朱砂葉螨別名紅蜘蛛,危害多種植物如香樟、桂花、珊瑚樹、木槿、紫薇、石榴、月季、貼梗海棠等。每年發生20代左右,3月越冬螨開始發生危害,夏秋季危害最重,有世代重疊現象,10月陸續滯育越冬。但溫度達到25℃時可恢復取食。主要以成螨和幼螨在寄主葉背吸汁液,使葉面產生白色點狀。盛發期在莖、葉上形成一層薄絲網,使植株生長不良,嚴重時導致整株死亡。(圖1)
圖 1 朱砂葉螨危害貼梗海棠葉片
防控建議:(1)使用10%阿維·噠螨靈乳油1500倍液、20%丁氟螨酯懸浮劑1600倍液或15%乙螨唑懸浮劑3000倍液噴霧防治,建議連用2次,間隔7-10天;(2)保護和利用天敵,主要有小黑瓢蟲、小花蝽、六點薊馬、中華草蛉、擬長毛鈍綏螨、智利小植綏螨等。
1.2 繡線菊蚜 Aphis citricola Van der Goot
繡線菊蚜多危害木春菊、海桐、榆葉梅、櫻、海棠、桃樹等植物,群集傷害嫩葉、嫩梢、花蕾等部位,以致花卉畸形,葉片背面不規則地皺縮、卷曲、脫落、花蕾變形、花朵減少或變小,甚至全株枯萎,以致死亡。且該蟲分泌的蜜露可覆蓋葉片表面,引起煤污病危害。(圖2)
圖 2 繡線菊蚜危害木春菊
防控建議:(1)噴施10%吡蟲啉可濕性粉劑、21%噻蟲嗪懸浮劑或5%啶蟲脒乳油2000倍液+增效劑;(2)釋放瓢蟲、蚜繭蜂等天敵,實現長效控制。
1.3 蚊母新胸蚜 Neothoracaphis yanonis Matsumura
該蟲寄主蚊母,通過吸食植物葉片、枝干汁液獲得營養,受害葉片背面出現褐色枯焦,葉片正面發黃,該蟲3月初在蟲癭內營孤雌生殖,繁殖2代,5月底前飛離出癭。蟲癭的形成嚴重影響植物生長及觀賞價值。(圖3)
圖 3 蚊母新胸蚜及其危害狀
防控建議:(1)未形成蟲癭前,可用10%吡蟲啉可濕性粉劑或21%噻蟲嗪懸浮劑1500-2000倍液噴施;(2)形成蟲癭后,可通過剪除病葉進行集中銷毀處理。
1.4 鵝掌柴滑管薊馬 Liothrips sp.
該蟲寄主鵝掌柴,成蟲善跳,喜爬向四周取食,不常飛,只有受驚時飛翔,在酷熱天氣或葉片漸老后,遷移到附近植株上為害。當成蟲取食汁液時,尾部翹起,隨后用口器銼開葉面表皮,接著把口針插入葉片的組織內吸取汁液。由于成蟲取食對葉片的刺激作用,會在取食部位形成一個小的凹坑。(圖4)
圖 4 鵝掌柴滑管薊馬及其形成的蟲癭
防控建議:(1)人工采摘蟲癭,或結合植株整形修剪,將被害葉蟲癭摘除,然后將蟲癭集中銷毀。(2)可噴施21%噻蟲嗪懸浮劑2000-2500倍液、10%吡蟲啉可濕性粉劑1500倍液、10%啶蟲脒乳油1500-2000倍液,或灌根施用21%噻蟲嗪懸浮劑300-800倍液。在鵝掌柴抽梢期、尚未形成蟲癭前噴藥效果最佳。
1.5 女貞飾棍薊馬 Dendrothrips ornatus Jablonowsky
該蟲寄主女貞,以成、若蟲刺吸植物嫩枝和葉片危害,破壞葉綠素,造成葉片褪色發黃,影響植物生長。1年發生多代,以成蟲在土表和枯枝落葉層中越冬。翌年3月上旬,越冬成蟲開始取食危害。4、5月及9、10月為該蟲的兩個危害高峰期。(圖5)
圖 5 女貞飾棍薊馬及其危害狀
防控建議:21%噻蟲嗪懸浮劑1500-2000倍、10%吡蟲啉可濕性粉劑2000倍液、0.6%苦參堿乳油400-600倍液或5%甲氨基阿維菌素微乳劑1000倍液噴施。
1.6 石楠木虱 Psyllidae
該蟲寄主紅葉石楠,以成蟲刺吸危害,若蟲能分泌出大量蠟絮,影響樹木的光合作用,同時若蟲分泌的蜜露還會誘發煤污病,使石楠遭受雙重危害,影響觀賞效果。初孵若蟲由枝條、葉柄爬至嫩葉背面、中部葉脈兩側刺吸危害。一般5只至20只群集在一起,互相借助蠟質覆蓋蟲體。石楠木虱的發生與風力大小有關,風可以幫助若蟲、成蟲擴散遷移危害。(圖6)
圖 6 石楠木虱成蟲及若蟲
防控建議:使用30%噻蟲嗪懸浮劑4000倍液,4.5%聯苯菊酯水乳劑1500倍液或1.8%阿維菌素微乳劑2000倍液噴霧。
1.7 樟個木虱 Trioza camphorae Sasaki
該蟲寄主香樟、天竺桂,以若蟲在受害葉背蟲癭內越冬。3月下旬至4月越冬代羽化,4月上旬在春梢上始見卵和第1代若蟲,初孵若蟲固定在葉背吸取液汁危害,受害后葉片出現黃綠色橢圓形小突起,隨著蟲齡增長,突起逐漸形成深紫紅色蟲癭,成蟲亦在嫩芽、嫩葉吸汁,被害處出現褐色小斑點,樟樹受害后葉片扭曲變形、脫落,樹勢衰弱。預計4下旬危害將更為明顯。(圖7)
圖 7 樟個木虱危害狀及若蟲
防控建議:應注意防治第1代若蟲,可噴施10%吡蟲啉可濕性粉劑2000倍液、30%噻蟲嗪懸浮劑4000倍液或混合噴施1.8%阿維菌素微乳劑2000倍液等。
2/食葉類害蟲
2.1 桂花葉蜂 Tomostethus sp.
該蟲寄主桂花,以幼蟲群聚取食寄主葉片,嚴重時將葉片吃光,僅殘留主脈或葉柄,且成蟲產卵于嫩枝形成菱形傷口而不能愈合,極易被風折枯死,嚴重影響植株生長、開花,降低植株觀賞價值。3月中旬前后氣溫開始回升,枝葉抽發新梢時,可見葉蜂類幼蟲大量群集危害。(圖8)
圖 8 桂花葉蜂及其危害狀
防控建議:(1)在初孵幼蟲期可人工剪除帶蟲枝葉;(2)可噴施6000IU/微升蘇云金桿菌懸浮劑200-400倍液、0.6%苦參堿水劑600-800倍液、2.5%溴氰菊酯乳油5000倍液等農藥進行有效防控。
3/蛀干類害蟲
3.1 白蟻科 Termitidae
該蟲以樹木木質、纖維素為食物。樹木受白蟻危害后組織損壞、腐爛,樹冠逐漸稀疏,抵抗力下降,容易受到天牛幼蟲蛀食和其他病蟲危害,嚴重時造成全株死亡,受害樹木有折斷風險。白蟻全年均有發生。重慶市主要的白蟻種類有:黑胸散白蟻、臺灣乳白蟻和黑翅土白蟻。(圖9)
圖 9 白蟻及其危害狀
防控建議:(1)白蟻婚飛期可在傍晚進行燈光誘殺有翅成蟲;(2)對可見蟲道可選用專用白蟻藥劑(有效成分為氟蟲腈)進行噴粉或使用聯苯菊酯灌根防控。
3.2 擬木蠹蛾科 Metarbelidae
該蟲寄主為杜英、紅楓、銀杏、天竺桂、紫薇,以幼蟲蛀入樹干韌皮部為害,尤以樹干分叉或枝干接連處受害嚴重。幼蟲以糞便、樹皮碎屑等結網在樹皮上形成蛀道,白天在蛀道內活動,傍晚時啃食樹皮,嚴重威脅樹木健康生長,破壞園林景觀。(圖10)
圖 10 擬木蠹蛾危害狀
防控建議:(1)應用頻振式誘蟲燈誘殺成蟲;(2)幼蟲期用4.5%高效氯氰菊酯乳油1000-2500倍液或5%甲維鹽微乳劑3000倍液噴施;(3)發生量較少時可采用人工清除蟲道,鉤殺活蟲。
第二章?病害
1/大葉黃楊葉斑病 Leaf spot disease
該病為由壞損假尾孢Pseudocercospora destructiva引起的葉部病害,為害大葉黃楊的嫩葉、老葉。發病初期,葉上有黃色小斑點,漸漸地變為黃褐色斑,擴大為近圓形或不規則形,中央灰白色,有淺褐色同心輪紋,邊緣深褐色稍隆起,病斑內密生細小黑色霉點。病斑干枯后與健部裂開,直至形成穿孔。嚴重時病斑連成一片,葉片枯黃脫落。(圖11)
圖 11 大葉黃楊葉斑病
防控建議:噴施50%多菌靈500倍液、25%吡唑醚菌酯懸浮劑1000倍液或40%苯醚甲環唑懸浮劑3000倍液,每10至16天噴一次,連噴3次。
2/桂花葉枯病 Leaf blight disease
該病危害桂花葉片。發病初期,感病部位生退綠小斑點,往往葉尖或葉緣先發病。后病斑逐漸擴大,向內擴展,呈不規則的黃褐色、灰白色。病斑邊緣深褐色,輪廓明顯?菟啦糠肿兇,易裂脫落。發病后期,病斑上產生近輪狀排列的黑色小點,為病原菌的分生孢子器。濕度大時,病斑上可腐生大量黑色霉層。(圖12)
圖 12 桂花葉枯病
防控建議:(1)發現病葉及時摘掉,及時收集落葉銷毀;(2)可定期噴施80%代森鋅可濕性粉劑600-800倍液,用于防病前的預防和補充營養,提高觀賞性;發病初期,病初期噴灑25%咪鮮胺乳油500-600倍液,或50%多·錳鋅可濕性粉劑400-600倍液。連用2-3次,間隔7-10天。
3/黃化病 Yellow leaf disease
多種園林植物均會發生黃化。發病初期植株嫩梢首先出現黃化現象,主要表現在嫩葉葉脈間葉肉發黃,葉脈及葉脈處葉肉仍為綠色,產生黃綠相間現象;隨著葉綠素減少,光合作用減弱,逐漸擴展到全株樹冠葉片變黃,進而變薄發白;葉片從葉尖和葉緣由蒼白色變褐色焦枯,導致落葉而枯死;發病嚴重的植株從梢頭開始枯死,逐漸向下發展,最后導致全株葉片焦枯脫落而枯死。(圖13)
圖 13 杜鵑黃化
防控建議:采用磷酸二氫鉀葉面肥對樹冠進行噴霧,采用螯合鐵和氨基酸微量元素對樹干進行輸液;秋季將鐵肥+腐殖土+復合肥+微量元素混合后穴施或溝施。
4/山茶赤枯病 Red blight disease
該病由半知菌類葉點菌屬真菌引起。病斑多發生在較嫩的葉片上,初為淡褐色圓形漬狀小點。以后病斑蔓延,顏色由淡褐色變為棕褐色,有時多個病斑連合成較大的斑塊或蔓延于整個葉片,引起葉片的大量枯焦和脫落。該病菌存活在寄主的病殘體上,孢子借助風雨、流水等傳播。(圖14)
圖 14 山茶赤枯病
防控建議:可用70%甲基托布津1000-1500倍液,或者15%多抗霉素可濕性粉劑800倍液或40%苯醚甲環唑懸浮劑3000倍液,噴灑防治。
5/八角金盤瘡痂病 Scab disease
危害八角金盤葉片。葉部病斑黃色至黃褐色,近圓形、半圓形或不規則形,病斑表面隆起,后期病斑擴大,卷葉或枯死。潮濕時病斑正反面均可見粉紅色小點。枝梢變黑,表現梢枯。病菌以分生孢子和菌絲在病組織及土壤病殘體上越冬,春季分生孢子借風雨傳播進行侵染。(圖15)
圖 15 八角金盤瘡痂病
防控建議:(1)病葉立即摘除并異地銷毀,降低病害的傳染源;(2)發病初期噴灑10%多菌靈可濕性粉劑500倍液、25%吡唑醚菌酯懸浮劑1000倍液或50%代森錳鋅可濕性粉劑800-1000倍液等。
6/白粉病 Powdery mildew
白粉病主要危害十大功勞、月季、紫薇、木芙蓉、懸鈴木等,初期為放射狀白色菌絲層、后期呈白色粉末狀,并覆蓋全葉,影響植物葉片光合作用,造成植株衰弱。(圖16、圖17)
圖 16 白粉病危害薔薇
圖 17 白粉病危害狀(左:十大功勞,右:白粉病孢子)
防控建議:(1)發病初期可施用12.5%腈菌唑乳油1500-2000倍液、25%三唑酮可濕性粉劑1500-2000倍液、70%甲基硫菌靈可濕性粉劑600-1000倍液,50%多菌靈可濕性粉劑800倍液等內吸性殺菌劑;(2)防控藥物應注意交替使用,避免產生抗藥性。
農藥使用注意事項:
在人流車流密度大的城市園林中使用農藥,需注意作業時間、作業方法、藥劑選擇等方面,嚴格按照產品使用方法進行作業,盡最大可能降低化學藥劑對城市環境的影響。此外還應注意:
①操作人員必須按照《農藥安全使用標準》進行作業,穿長褲、長褂、戴膠皮手套、口罩、風鏡等,盡量不使皮膚外露;施藥后及時洗澡、更換衣服;若中毒不適,應及時就醫。
②避免高溫、雨天及下雨前作業,一般選擇清晨10點前或傍晚16點后進行施藥,部分商圈、公園應結合實際情況選擇人、車流量較小時作業。
③盡量使用有效低濃度,防止濃度過高對環境造成次生污染,對樹木產生藥害。
④妥善保管藥劑、藥械,專庫存放、專人看管;農藥使用量應提前做好規劃,避免剩余藥劑的浪費,使用未盡的藥劑應妥善處理。
(編輯整理/周涵宇)
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認為內容侵權,請聯系我們刪除。
- 資質申報專線:023-63671842 023-63673738學會電話、傳真:023-63673736
- 主辦:重慶風景園林學會承辦:重慶立意園林咨詢有限公司
- 網站QQ:944865067網站電話:023-63892447 15310091612
- 地址:重慶菜袁路205號園林服務中心3樓(園林技校旁邊)
- 渝ICP備11002947號-1 渝公網安備 50010302002828號